銘印效應與上升負荷
Imprinting
出自行為生物學?
原指一段時間裡受到的環境刺激會長久植入個體的行為
例如某些生物會將第一眼看到的個體認作血親
似乎能解釋為何初期接觸到的作品會更印象深刻或投入感情
當然還是會覺得泉此方激萌(死語)、AIR 催淚,但更多是似乎看過卻想不起來的作品 小時候看的時候有一半在放空,過了十年才對作品故事和背後的脈絡比較有概念
對較之後觀看的作品印象不那麼深刻,比較可能是審美疲勞? 相關連結
和原作意涵不同,較單純著重在「改變」的部分
胃口對不上的作品就像淺層負荷,僅僅是皮肉傷
有打動到某些地方的作品則像深層負荷,甚至變成纏繞一生的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