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視深淵
@tobashi_rj: 深淵を覗く時、深淵もまたこちらを覗いているのだ。
https://pbs.twimg.com/media/EbXFqPCUwAAwtsn.jpg
@1Hassium: 深淵
https://pbs.twimg.com/media/GOgp114aIAAfqka.png
2022-12-22 Staring into the abyss as a core life skill
合理地思考令人不舒服的事
背反宗教信仰的論點、支持與伴侶分手⋯
拖延思考這類事情很常見
因為必須承認
在過去某些事犯了大錯
基於此浪費了許多時間
然而最終往往得承認
或著從不承認,就會把自己鎖在次優的未來生活軌跡裡
最好盯著這個令人不悅的話題,直到想清楚怎麼做
離開工作
人際關係
另一種有效的凝視策略
和他人交談
難點
需要有足夠的親密關係,讓討論是舒服的
需要有足夠的智慧,找出問題所在
需要是個好的聆聽者,討論棘手的話題是有趣而非厭惡的
關鍵部分是時機
做得太少,會花過長時間進行重要的生活改善
做得太多,反而未在當前的工作或關係中進行足夠投資
擠出一兩天時間,真正認真權衡利弊、徵求意見
kujakujira.icon
恐懼
害怕遺忘
害怕失敗
厭惡
自我厭惡
怠惰
拖延症
囤積症
一切只是麻煩
困惑
身份樣態
憤怒
焦慮
資訊焦慮
沒有成果的焦慮
和焦慮一起冒險
罪惡感
認清不滿的來源
為什麼要作負面批評
情緒和價值觀乍看是兩種對立,但分界也沒那麼明確?
情緒是價值觀內化之後的直覺反應?
不喜歡所謂「要為自己情緒負責」的說法
這是在確認問題或狀況之前就先把責任丟給對方
暗示對方在無理取鬧、無法控管情緒
溝通問題是雙方都有問題
如何建立心理安全感
價值觀本身則有議論空間
政治光譜
基於價值觀的不滿可能是合理的
還要建立在共同語脈之下?
內哏
用B圈子的價值觀套到A圈子上可能會有張冠李戴的問題
共同底線是社會良知?
道德是高標,法律是低標
道德和法律也是彈性的
有與時俱進的,也有過時的
掌握話語權的「普通」和實際上的普通也有落差
主要在於之後的言行程度
例如所謂SJW常常是在行動上過頭
最終還是要看背後的目的或動機?
增進整體利益、只增進其中一方利益
看Scrapbox上自己過去的文字也挺像直視深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