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思維工具的使用方法
目錄
為何社會科、地理歷史與公民科教育(通識)需要思維工具?
思維工具在社會科、地理歷史與公民科教育中的應用
社會科、地理歷史與公民科目中希望培養的能力與思維工具
如何將其融入學科教育?
課堂案例分享
為何社會科、地理歷史與公民科教育需要思維工具?
思維工具在社會科、地理歷史與公民科教育中的應用
通識科包含 「地理」、「歷史」與「公民」 三個主要領域。這些領域都強調從多角度分析社會現象,並建立不同概念間的關聯。
地理:需要將區域特徵與人類生活方式進行聯繫。
歷史:需要理解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探討發展趨勢。
公民:需要將社會問題與政治、法律、經濟等概念相結合,進行分析與解決。
透過思維工具將這些關聯可視化,可以幫助學生更容易組織與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能進一步探索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
社會科、地理歷史與公民科目中希望培養的能力與思維工具
1. 思考力、判斷力與表達力
社會科、公民與歷史的學習涉及許多無標準答案的社會議題,學生需具備從不同角度分析資訊、形成個人見解並清晰表達的能力。
⇨ 透過思維工具整理與比較不同觀點,幫助學生發展多角度思考、提升批判性思維與表達能力。
2. 資訊蒐集與運用能力
現代社會科學習強調學生自主探索與研究課題,學生需要學會收集、整理、分析資訊,並做出適當的判斷與應用。
⇨ 幫助學生將收集到的資訊進行視覺化整理與分析,提升資訊篩選與應用能力。
3. 對社會問題的關心與理解
社會科、公民科強調學生作為社會一員,應關心並參與社會問題的討論。
⇨ 透過思維工具分析現實社會問題,使學生能夠以多角度思考,並發展社會責任感與參與意識。
4. 自主學習能力(Student Agency)
學生需要主動探索社會問題,收集資訊、整理分析,並提出解決方案。此外,學生應能夠檢視自己的學習歷程,適時調整學習策略,以確保達成學習目標。
⇨ 幫助學生視覺化學習歷程,提升後設認知能力,幫助他們規劃下一步的學習策略。
5. 假設建立與驗證能力
社會科學習需要學生針對社會現象建立假設,並透過資料收集與分析來驗證假設。
⇨ 透過思維工具整理研究資料,使學生能夠找出問題的因果關係,並透過邏輯推理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6. 邏輯思考與問題分析能力
學生需具備將零散的資訊進行整理與結構化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點並進行論證的能力。
⇨ 幫助學生理清不同資訊間的關聯,發展出有條理的推理與分析能力。
7. 社會問題的理解與應對能力
學生需學會從多角度理解社會問題,並學會以合理的方式分析與討論。
⇨ 透過思維工具將學習內容與社會現象建立關聯,使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社會問題,並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如何將思維工具融入社會科教育?
歷史課堂的應用
透過思維工具整理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使學生能夠從理解歷史發展的趨勢,而不僅是記憶事件的發生時間。幫助學生透過探究「為什麼會發生?」來深入思考歷史事件,並發現新的問題。
https://gyazo.com/8258eb45d135ad7534f3d21821574934
社會問題分析的應用
幫助學生將複雜的社會問題進行視覺化分析,讓資訊更易理解,並能夠快速判斷問題的關鍵點。透過思維工具,學生可以建立因果關係,預測社會變遷可能帶來的影響。
https://gyazo.com/aae0704e786f4219b2a47e1bdd1457f7https://gyazo.com/47d84569d3e33dd3d09f3078bfe6aee3https://gyazo.com/81de835207a707d0593b5906c4a351b8
異文化理解的應用
幫助學生比較不同文化的價值觀、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提升國際理解與跨文化交流能力。
https://gyazo.com/50c0c010c34b25004bec94a39b0caf71
課堂案例分享
這是一個由全國 LoiLo 認證教師製作的課程設計資源頁面,根據不同的年級、學科與單元進行整理分類。其中包含了大量活用思維工具的課堂案例,歡迎參考使用!
大家的課堂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