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思維工具的使用方法
目錄
為何數學教育需要思維工具?
思維工具在數學教育中的應用
在數學學習中,思維工具的應用並非直接幫助求解答案,而是用來整理解題過程、發展思考能力。
在解數學題時,常用的表格、圖表、數線等工具已經足夠,而思維工具的價值則在於整理解題思路、比較不同解法,並建立知識之間的關聯。
例如,思維工具可應用於:
整理解題步驟與思考邏輯
比較不同的解法與思考模式
將新知識與已學概念建立關聯
將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或現實情境結合,拓展應用能力
數學科目中希望培養的能力與思維工具
1. 理解數字與數系的結構
數學學習的核心之一是理解數字系統的概念,學生需要從自然數、小數、分數、整數到無理數等擴展數的概念,並掌握其性質與應用。然而,數學中的許多概念較為抽象,學生可能會感到難以理解。
⇨ 透過思維工具,將數學概念與具體情境結合,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抽象數學概念。幫助學生透過分類與比較,理清數系結構,提高數學概念的掌握度。
2. 邏輯思考能力
數學學習強調邏輯推理與問題分析能力,學生需要學會如何拆解問題、分析數據,並找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 透過視覺化工具整理問題要素,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式。
3. 創造性與探究能力
數學題目通常不只有一種解法,因此學生需要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尋找最佳解決方案,並對數學問題保持探究精神。
⇨ 透過視覺化思考歷程,幫助學生發現新的解法或關聯,增強創意思維與數學探究能力。
4. 解釋與表達能力
數學學習不僅是計算答案,更需要能夠清楚說明解題步驟、選擇某種解法的原因,並使用適當的圖示或圖表來輔助表達。
⇨ 透過思維工具整理數學邏輯,幫助學生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升解釋能力。
5. 自主學習能力(Student Agency)
數學學習需要主動尋找問題,收集資訊、整理分析,並規劃解決方案,同時具備調整學習進度的能力,以實現學習目標。
⇨ 幫助學生整理與儲存知識,使學習歷程可視化,提高後設認知能力。將數學概念與現實應用建立關聯,提升學習的實用性與價值。
如何將思維工具融入數學教育?
視覺化解題步驟
幫助學生視覺化解題邏輯,檢討解題過程中的錯誤與遺漏。
運用逆向推理方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證明過程,提升邏輯推理能力。
https://gyazo.com/389a6fa0bcccd043074c6c9049b10473
分類與比較數學概念
透過集合論工具(如 Venn 圖),整理數學概念間的關聯性,例如數字分類、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等。
透過視覺化呈現,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數字與圖形的關聯。
https://gyazo.com/425f9ab6becd15a4dcb1c907ee8ecea1
整理與應用既有知識
透過思維導圖(Webbing)或概念圖(Concept Map),整理學過的知識,使其更容易應用於新問題。
https://gyazo.com/c04312b5c053a6036631b53b22f2560a
建立數學與現實的關聯
將數學概念與日常生活連結,例如最大公約數可應用於運動會分組、排列組合可應用於宴會座位安排等。
透過思維工具,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於實際情境,提升數學的實用性與樂趣。
https://gyazo.com/5662dfdf3844f112288f39d5e3688998
課堂案例分享
這是一個由全國 LoiLo 認證教師製作的課程設計資源頁面,根據不同的年級、學科與單元進行整理分類。其中包含了大量活用思維工具的課堂案例,歡迎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