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幀率電影的視覺效果
盧米埃爾兄弟開發電影放映機時,計算出流暢的影像所需的最低幀數是16fps 但並非拍攝或播放時都有採取此規格
西部電器工程師Stanley Watkins認為要避免聲影不同步問題,必須嚴密制定放映速度的規格
以既往1.5倍的24fps為基準
這時的攝影機還是與放映機為同一機器
會使用遮片去調整播放時的閃爍頻率,或拍攝時的進光量
24fps規格也抱有著問題
進光量過少時會有複影
直到1975年,道格拉斯·特蘭布首次正式測量了適合人眼的幀數
人體的反應從24到60fps增加了5倍,60與72fps之間則無太大差異
60fps的拍攝速度也能解決閃爍、影像抖動、複影、動態模糊的問題
使用70mm膠卷、60fps攝影
電視則由英國的BBC於1936年舉辦測試放映時,分別有 貝爾德電視公司的攝像管圖像分解器
以24fps從上到下更新240條掃描線
RCA公司的攝像圖標鏡
以25fps更新405條掃描線的系統
最後BBC選擇了RCA公司的馬可尼EMI方案
但播放影像的映像管在更新畫面下側時,會讓上側變暗,發生閃爍狀況
於是改採50fps的規格
然而50fps會耗費大量的頻率資源
因此將1幀分為2區
第1區會更新1/50秒內的奇數條掃描線
第2區更新偶數條
藉此在1/25秒內合成為1幀
採用全525條/可用485條掃描線,隔行掃描方式60區(即60i)規格
隔年由FCC決定此為黑白電視的標準規格
1953年時因應加入彩色資訊
然而觀眾對高幀數拍攝與放映的實際反應是
會因為高幀數對素材感有更敏感的認識
察覺畫面裡的造景、人物的假髮等等
會因而覺得「看起來很廉價」
特蘭布也有注意到此現象
因此SHOWSCAN是用於更具有臨場感的內容上
例如現場脫口秀或雲霄飛車設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NLJ9EHb3w
※觀看時可能會造成暈眩不適感
1997年盧卡斯影業向Sony委託製作1080/24p的攝影機
Sony完成了24PsF格式
結合1/48秒拍攝的24fps的奇數區與偶數區的影像而成
隨後ITU於1999年推薦使用1080/24p規格作為國際共通的HD影像製作規格
詹姆斯・卡麥隆於1996年環球影城採用了SHOWSCAN系統
《T2 3-D: Battle Across Time》
混合3D影像與現場演員互動
達成相當優秀的效果,自此之後卡麥隆都是採用60fps+3DCG的規格拍攝
之後如《歌劇卡門》、《pina》、《太陽劇團:奇幻世界》也印證了
24fps會製造出與觀眾間的「電影」距離感
有損如音樂演唱會或運動賽事的臨場觀賞感
遊樂園裡的模擬搭乘影像規格則是不斷向上提昇
2010年的《King Kong: 360 3-D》採用了共16台8K+60fps的投影螢幕
2017年的《Avatar Flight of Passage》用上了10K+60fps+3D的豪華規格
《哈比人》三部曲也試圖在電影上嘗試高影格3D攝影的可能性 連環境造景都盡可能使用接近原始材質
觀眾卻會覺得「有種遊戲/電視劇的感覺」
再次改為觀看24fps版時,則會覺得影像抖動相當煩人
也因為《哈比人》多用猛烈的高速移動鏡頭,使得觀眾出現神經平衡失調導致的暈眩症狀
2010年特蘭布再次投身於高影格攝影技術的MAGI
開發出了基於4K+120fps的數位3D,並可切換至24、48、60fps
高影格拍攝能夠增添如激烈槍擊戰的場景臨場感
卻也會讓一般的戲劇橋段顯得像在偷窺某處的房間地不自在
卡麥隆考量到此,《阿凡達:水之道》採用24fps的畫面
於動態場景或水下場景才會轉為48fps
一般是1秒8張,再搭配動態增添到12張或24張
8fps→12fps or 24f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