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最佳化
premature optimization
過早最佳化是一切罪惡的根源
What You'll Wish You'd Known
What You'll Wish You'd Known
Paul Graham
畢業演講
你希望當初有人告訴你的事
你在高中時不需要知道的事:你這輩子想做什麼
這個問題只是為了找話題,想了解你是什麼樣的人
首要目標是先了解有哪些選項
你真正需要做的,是發現你喜歡什麼
只有當你做自己喜歡的事時,才有可能真正擅長它
「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事實上並不容易
部分原因是大多數工作在我們眼中都不夠真實
還有一些工作你根本沒辦法了解,因為現在根本還沒有人在做
世界變得很快,而且變化的速度也在加快
每年畢業季都會有的樣板演講:「不要放棄你的夢想」
這樣的說法其實不太好,因為它暗示你應該被早早擬定的計劃束縛
在電腦領域,這叫做「過早最佳化」
如果改成「不要放棄」就會好很多
他們真正的意思是:不要氣餒,不要以為自己做不到別人能做到的事
那些做出偉大成就的人,常常看起來像是與我們不同的另一種人
但如果莎士比亞或愛因斯坦是你的同學,他們會令人印象深刻,卻不會完全不像你的朋友
這樣想會有點讓人不舒服:如果他們跟我們沒什麼不同,那麼他們的成就就是靠非常努力換來的
這也是我們喜歡相信「天才」存在的原因之一:這樣我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懶惰
這不是說天才不存在,但如果你在兩種理論之間猶豫,其中一種可以偷懶,那麼另一個通常才是對的
人的天賦確實有差異
大多數人高估了天賦的影響,當然它也確實存在
如果對一個身高只有120cm、夢想加入NBA的人說只要努力,什麼都做得到,誰都會覺得很蠢
我們應該修正成:「別人能做到的事,只要你也有那樣的能力,你也能做到;而且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但這就像常見的,當你越接近真理,你的詞語卻越發混亂
這已經變得不適合演講,且也不再指導你該做什麼
迎風而行
挑戰難題
叛逆和服從一樣愚蠢
好奇心
現在你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