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介紹的音樂不太有趣
kujakujira.icon長年下來的心得
像演算法或榜單推薦的音樂專輯,常覺得比起脈絡或樂種,更像「自己喜不喜歡」 有了自己喜歡的曲風或種類之後,容易有先入觀
食わず嫌い
而遇到自己不熟或沒那麼喜歡的音樂時,就會有種「聽不懂」的感覺 比起「不喜歡」,更像是「不理解不同方向的音樂性」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實驗性音樂或概念專輯
雖然字面就講實驗了
比起前後連貫,更像每首歌都分開來聽的關係?
像是電子鍵盤、合成器或DT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DmaUO4hno&list=OLAK5uy_mZLN6LQOH-pyVdbP_PZoWS75eKSwskkCo
但理解同時期的其他作品、製作與演奏時的相關限制和對應技術後,就會有如何咀嚼的視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y1AzQ8Jw7E
「前衛」搖滾或「新世紀」都是相對當時的時間
現在單看名字有時就會誤以為是新類別
雖然想想還是能理解是21世紀,但之後呢?
很難單從「21世紀初期的音樂」推測是什麼類型的音樂
後搖就比較有「相對於搖滾」的字感
比較能推測會類似搖滾的反文化,或是承接某部份的系譜 雖然要講也是有點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