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共通的表現方式
2024-03-20 The age of average — Alex Murrell
平庸時代
前言
1990年代初,兩位俄羅斯藝術家Vitaly Komar和Alexander Melamid聘請一家市場研究公司Marttila & Kiley
了解美國人在藝術作品中最想要的是什麼,並依照調查結果繪畫一幅作品
之後在包括俄羅斯、中國、法國和肯尼亞在內的多個國家重複相同過程
The People's Choice - Exhibitions - 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
目的是想與不同國家和文化的人民進行獨特的合作
但事實不像他們計劃的那樣,徵求來自11個不同國家,超過11000人的意見後,每幅畫的外觀幾乎完全相同
Grayson Perry曾在自著中如此描述此作品:>幾乎在每個國家,所有人真正想要的都是一幅有幾個人物的景觀畫,前景有動物,主要以藍色為主。
Playing to the Gallery: Helping Contemporary Art in its Struggle to Be Understood: Amazon.co.uk: Perry, Grayson: 9780141979618: Books
然而這就是重點
這些藝術品不是畫作本身,而是它們所表達的意見
我們喜歡認為自己是獨立個體,但我們比想像中更相似
從電影到時尚,從建築到廣告,創意領域已被慣例和陳詞濫調所主宰和定義
獨特性已經消失,在每個領域中,我們發現一切都看起來一樣
室內設計看起來都一樣
2011年,Laurel Schwulst利用AirBnB研究室內設計的靈感,並把照片分享到她的Tumblr網誌
Modern Life Space
Schwulst發現一種AirBnB的設計美學,它自然而然地出現,並很快在平台的物業上傳播開來
白色的牆壁、原木、Nespresso咖啡機、Eames椅子、裸露的磚牆、開放式的擱架、Edison燈泡
Schwulst不是唯一發現這個趨勢的人,Airbnb環境執行創意總監Aaron Taylor Harvey也發現類似的情況
Welcome to AirSpace - The Verge
這種「現代生活空間」或「國際Airbnb風格」也稱為布魯克林風格,或者是記者Kyle Chayka所說的「AirSpace」
在《衛報》的一項深入調查中,Chayka說明了AirSpace室內裝飾風格已成為咖啡店的主要設計風格
Same old, same old. How the hipster aesthetic is taking over the world | Kyle Chayka | The Guardian
這種室內設計風格在全球咖啡館中佔據主導地位,開始在更廣泛的餐飲行業中傳播
建築都長得一樣
人類學家Marc Augé創造了「non-place」一詞,用來描述以瞬息即逝和匿名性為特徵的建築環境
1995年,哈佛大學建築和城市設計教授Rem Koolhaas發表了一篇名為《Generic City》的論文,將Augé對non-place的想法應用到整個城市
Why America’s New Apartment Buildings All Look the Same - Bloomberg
為什麼大多數美國大型建築都遵循相同的風格?
Coby Lefkowitz在他的文章中提供了四個原因
Why Everywhere Looks The Same | by Coby Lefkowitz | Marker
在Grist的一篇文章中,Heather Smith描述了她去母親工作地點途中所經過的辦公園區的同質性
Why do all office parks look the same? | Grist
車輛看起來都一樣
2015年,BBH倫敦前主席Jim Carroll回憶起32年前他的一次醒悟,空氣動力學測試開始讓所有車輛看起來都一樣
Wind Tunnel Marketing — Jim Carroll's Blog
為什麼這麼多現代汽車看起來都一樣?
Why Does Every New Car Look Like Every Other New Car?
Jim Carroll的風洞理論無疑是其中一個原因
另一個原因是汽車巨頭們越來越在他們經營的眾多品牌之間共享車輛「平台」
在捷豹路虎擔任設計主管長達二十年的Ian Callum提出了第三個理論
汽車品牌的視覺識別似乎也在跟風
What’s driving so many car brands to update their identity? - Design Week
人們看起來都一樣
2019年12月,記者Jia Tolentino開始調查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許多名人和網紅開始彼此相似
The Age of Instagram Face | The New Yorker
Have Bella Hadid, Ariana Grande, and Kylie Jenner had Botox brow lifts? - Vox
Instagram Influencers Are All Starting To Look The Same. Here's Why. | HuffPost UK Style & Beauty
Is Instagram Makeup Making Us All Beauty Clones?
Vivienne Westwood: Everyone looks the same and their clothes have never been so ugly | Daily Mail Online
媒體都是一樣的
在2010年代初,法國部落格作者Christophe Courtois開始整理極為相似的電影海報
13 Popular Movie Poster Cliches | Bored Panda
說明了在21世紀,每一種電影類型都堅持使用相對狹窄的一套陳腔濫調、規則和慣例
而宣傳者也是盲目地遵守這些
在Hadley Freeman的書中,奧斯卡獲獎導演Steven Soderbergh認為這是測試的自然結果
Life Moves Pretty Fast: The Lessons We Learned from Eighties Movies (and Why We Don't Learn Them from Movies Any More): Amazon.co.uk: Freeman, Hadley: 9780007585618: Books
Adam Mastroianni分析了自1977年以來每年前20名票房最高的電影
Pop Culture Has Become an Oligopoly - by Adam Mastroianni
簡而言之,前20部電影在規模和相似度上都在變得越來越大
這不僅發生在電影中,在流行文化的每個角落,少數「大片」正在佔據市場的更大份額
曾經是創意強國的地方已經變成了熟悉內容的工廠
在書籍上也能看到這種創意的趨同性
電子遊戲也不例外
Pushing Buttons: Why every big game looks the same | Games | The Guardian
品牌都是一樣的
1982年,美國時尚攝影師Irving Penn為Clinique拍攝了一則廣告,被稱為「the shelfie」
一張醫藥櫃內部的照片,明亮的白色背景、玻璃櫃架、藥瓶,以及一些有品牌的Clinique產品
之後許多其他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the shelfie」,包括 Selfridges、e.l.f.和Billie
All Advertising Looks the Same These Days. Blame the Moodboard – Eye on Design
Will the Millennial Aesthetic Ever End?
Blanding - The hottest branding trend of the year is also the worst
Welcome to Your Bland New World of Consumer Capitalism - Bloomberg
Distinction Rebellion | Contagious
BBH_Labs – HAVE WE LOST THE ABILITY TO MAKE WHAT WE MAKE INTERESTING?
關聯項目
「一切都已完成」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