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時八敎
ごじはっきょう - WikiDharma
五時の教 - WikiArc
五時八教 - 新纂浄土宗大辞典
五味 - 新纂浄土宗大辞典
五時
華嚴時 : 乳味
兼 (別敎 + 圓敎)
鹿苑時 : 酪味。小乘
擔 (藏敎)
方等時 : 酪味。大乘
對 (藏敎$ \ne通敎$ \ne別敎$ \ne圓敎)
般若時 : 熟蘇味。中觀
帶 (通敎→別敎→圓敎)
法華涅槃時 : 醍醐味
圓 (圓敎)
法華經 : 今圓 (開顯圓) > 昔圓 (四時四敎の圓)
涅槃經
追說 (藏敎 = 通敎 = 別敎 = 圓敎)
追泯 (圓敎)
https://ja.wikipedia.org/wiki/捃拾教
https://ja.wikipedia.org/wiki/贖命重宝
https://ja.wikipedia.org/wiki/追説追泯
https://ja.wikipedia.org/wiki/扶律顕常
八敎
化儀四敎 (用)
定
頓敎 : 華嚴時
漸敎 : 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
不定 (同聴異聞) : 法華涅槃時
祕密敎 : 人法倶不知
不定敎 : 人知法不知
化法四敎 (體)
敎證倶權
藏敎
通敎
通
共通
聲聞 = 緣覺 (獨覺) = 菩薩
被接
通同→藏敎
通入
別接通→別敎
圓接通→圓敎
敎權證實
別敎
別
不共
聲聞$ \ne緣覺 (獨覺)$ \ne菩薩
歷別。擔中
空$ \ne假$ \ne中 (空假中)
次第三觀
被接
圓接別→圓敎
敎證倶實
圓敎
圓
不擔中
空 = 假 = 中 (空假中)
一心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