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因為被諷刺而改變主意
2022-12-16 The internet wants to be fragmented
中心化的社群網站是全球人類集體意識的一次偉大實驗,
它是現代的巴別塔,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的人類補完計畫。
如果我們能待在同個空間裡交談,如果我們能捨棄同溫層與有色眼鏡,我們就能取得共識,
並且讓舊世界的戰爭、仇恨和誤解消失在記憶中。
但這個實驗失敗了。人類不想成為全球集體意識。
我們不是理性的貝氏推論者,最終會達成協議。
當我們接收到同樣的訊息,它往往使我們兩極分化,而不是團結起來。
被那些意見相左的人怒吼、羞辱並不會讓你走出同溫層――而是讓你退回同溫層,並拒絕那些尖酸刻薄者的想法。
沒有人會因為被諷刺而改變主意,相反,他們只會更加堅定自己的立場。
Twitter的仇恨與毒性有時很像人類個體性的垂死掙扎,
被集體意識不斷地要求與多於我們進化所許的人達成共識而慢慢窒息。
kujakujira.icon
覺得人類補完計畫這個比喻用得很好
想到《請叫我英雄》裡也用2ch來表現心智合而為一
網路將腦可視化後,就像所有人都合為一體
但不同平台的形式差異會影響公共領域是否成立、能否有效討論
例如中文互联网中“讨论”的死亡整理了中國多個平台的機制變化
從過去人人平等的部落格、留言板
到「你我身份有別」的Twitter、問答網站
中國有政治方面的因素
美國可能是網路大眾化與商業化所導致的不得不?
台灣的PTT雖然二十年來維持同樣形式,討論風氣也有變化
想想似乎也沒變得那麼多?
關聯項目
SNS的極端意見特別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