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力的極限
2006-02-09 想像的限制(The Limit of Imagination)初論
網路在1970年代才逐漸興起
kujakujira.iconARPANET在1969年出現
網際網路通訊協定則是1982
要和在那之前的人解釋網路就會相當困難
例如1950年代的愛因斯坦,或100年前的梁啓超,甚至是1000年前的柏拉圖、孔子…
愛因斯坦大概可以理解,但梁啓超能理解的真確性就會比愛因斯坦小得多
沒有適切的詞彙、比喻元素和精神可以使用
這就是「想像的限制」
科幻小說無法突破「想像的限制」
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哩、環遊世界八十天都建立在15世紀的地理發現、航海技術上
H·G·威爾斯的時光機器、世界大戰都是19世紀末當時能理解、想像的事物
美麗新世界、1984也建立在警告未來高度科學機械化上
可能比我們想的更深入、更精銳,但無法超越時代
kujakujira.icon
最近讀完三體,有種已經來到某個里程碑的感覺
科幻建立在科學上,而物理是現代科學的基礎
如果物理法則被推翻,就算是半隻腳踏入奇幻?
不過認為這也不只限於科幻
即使是政治或人文,也有很多太抽象或難以理解的概念
克蘇魯也有無以名狀者
博客來-BBC十萬年人類史(全新插圖修訂版)
我們在政治上的表現就遜色得多,根本無法與科技上的卓越成就相提並論。想像一下,你可以找來耶穌時代的農婦或阿茲特克的勇士並跟他們交談。如果你把自己的手機拿給他們看,並試著向他們解釋手機的運作原理(假設你知道),他們根本無法理解你在說什麼。你首先要向他們描述一個由聞所未聞的概念組成的世界—這就是一部歷史書的容量。但如果你給他們講史達林的故事,揭露政治家的腐敗,或談論當今阿拉伯世界人民與獨裁者的鬥爭,他們會很快瞭解個大概。我們還是有些進步。在世界大部份地區,暴力事件都比先前的社會少了很多。儘管有聯合國存在,貧窮的膿瘡與戰爭的悶響卻仍未消失。但與帝國爭霸的時代相比,當今世界還是祥和了許多。然而,一旦牽涉欲望、怒火和權勢,我們所謂的進步就不值一提了,完全無法與科技發展相提並論。
關聯項目
不知之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