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劇
由法國作家Georges Polti整理的劇情發展模式
首次於1895年提出
更像是「36種幾乎必出現的戲劇性橋段」
01. 懇求(迫害者/懇求者/當權者,其決定存疑)
02. 拯救(不幸者/威脅者/拯救者)
03. 復仇(罪犯/復仇者)
04. 骨肉間報復(有罪的親屬/復仇的親屬/緬懷受害者的雙方親屬)
05. 追捕(懲罰/逃犯)
06. 災難(失落的權力者/勝利的敵人或使者)
07. 落入不幸(不幸者/支配者)
09. 壯舉(大膽的策劃者/對象/對手)
10. 誘拐(綁架者/被綁架者/保護者)
11. 釋謎(出謎者/解謎者/問題)
12. 求取(懇求者/拒絕者)或(仲裁者/對立雙方)
13. 骨肉間仇視(憎惡的親屬/被憎惡的親屬)或(相互憎惡的親屬)
14. 骨肉間鬥爭(被偏愛的親屬/被排斥的親屬/競爭的對象)
15. 姦殺(姦夫/姦婦/受背叛的配偶)
16. 發狂(狂人/受害者)
17. 魯莽(魯莽者/受害者或遺失物)
18. 為愛犯罪(愛人/受愛者/揭發者)
19. 誤殺至親(殺害者/未受認知的被害者)
20. 為理想犧牲
21. 為親人犧牲
22. 致命尤物
23. 犧牲摯愛
24. 不對等的鬥爭
25. 通姦
26. 情慾之罪
27. 摯愛的不貞
28. 戀愛受阻
29. 愛戀仇敵
30. 野心
31. 與神的鬥爭
32. 錯誤的嫉妒
33. 錯誤的判斷
34. 悔恨
35. 重逢
36. 喪失所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