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解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XFQf_kOlY
2024-12-25
正當性
1. 被統治者的認同
歷史傳統
日本、英國皇室
難以複製
選票正當性
無法解釋專制政權?
2. 許諾社會福利政策,交換社會大眾對國家的忠誠
把社會衝突侷限在經濟層面
3. 有權者間的相互認同
軍方集團效忠
國際強權扶持
被動
因為外部因素導致正當性減弱,進而引發權力基礎危機
調整正當性的配方
國民黨的正當性
1. 土改,爭取佃農支持
2. 選舉讓地方勢力入夥
1950年縣市長選舉
3. 吸收台籍黨員
1951、1952年的國民黨新黨員有61.4%是本省人
加入後有約三成是本省人
建設復興基地
1958年生產過剩
引入美國民間資本,把軍援轉型為投資性貸款
1. 過度依賴美國
2. 「不聽話」的中產階級
沒拿過土改好處、對社會問題感受特別深
1972,本土化
十大建設
整合台灣本地資本、擺脫美援
「經濟發展成就」變為正當性來源
政治僵局
退出聯合國後「反攻大陸」的解釋
以反共取代反攻,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國家發展方向
新的參政空間,國會增額選舉
吹台青
國民黨中常會
1952年,台籍0%
1979年,台籍33%
行政院內閣、台灣省主席
但經濟利益的再分配過程,少了農漁民、工廠工人、都市白領
鄉村貧困、貧富差距、環境污染、治安敗壞,形成社運團體
因此早期黨外人士與社運、環保組織有天然聯盟關係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群眾的行動卻是無力的
廟堂路線只會變為權力僕從
街頭路線必須面對警總暴力
1980年立委選舉,黨外人士紛紛高票當選
80年代改革逆流
「退縮正當化」
強化與地方派系關係
成立黨政軍聯合作戰反統戰組織
劉少康辦公室
人事變動改變了台灣命運
1984年
黨外運動轉型
街頭抗爭群眾運動模式
公權力的危機
陳文成命案、江南命案>美國政府強力施壓or蔣家後代個人因素?
1986,自由化
國民黨開始研究解嚴